神農街」昔日被稱為"北勢街",是目前台南市保存最完善的老街,也是"五條港文化園區"最重要的據點。"五條港"在清初台灣對外主要的門戶,而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所在位置正是港區的中央,可說是當時最熱鬧的街道。
|  | 
| 神農街入口的特色塗鴉壁畫 
 
 
 | 
|  | 
| 壁畫中的主角-永川伯仔,堅守神轎雕刻一甲子,再加上薪傳獎的肯定, 成了老街國寶級的人氣明星。
 | 
|  | 
| 目前「神農街(北勢街)」一帶密佈了許多古蹟、街廟、老行業,如市定古蹟"金華府"、"全台開基藥王廟"、四十九號的"永川大轎"、六十七號的"西佛國"等,同時許多著名的民俗活動也都源自於此。在海安路通車與藝術造街成功的影響下,越來越多年輕人走進老街,讓原本逐漸頹敗的老舊街道,轉變成為前衛的藝術空間。 | 
|  | 
| 
 即使繁華落盡,老房子的主人不知換了多少面孔,這條適合生活、懷舊、築夢的老街,依舊熱情十足的迎接每一天。
 | 
|  | 
| 台南前世今生,作者鄭道聰先生,也是本次神農街花燈水仙展的籌辦人,熱愛在地文化,著有多本關於府城的著作。
 | 
|  | 
| 神農街86號,就是鄭道聰先生的工作室,到了這裡記得進來坐坐,鄭先生會熱情的招待大家一起泡茶聊天,想了解府城的歷史要好好把握機會喔!
 | 
  
|  | 
| 鄭先生示範"雕水仙"的傳統技藝,早年鹽水區民家中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水仙花, 大約農曆春節前後,喜愛水仙雕塑藝術的鎮民,會進行水仙花雕塑競賽。
 | 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|  | 
|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經過雕塑後的水仙,不再是直立生長,而是蜿蜒曲折充滿藝術的生長型態。 | 
 
 
 
|  | 
| 傳統版畫,有濃厚的年節味。 | 
 
|  | 
| 鄭先生熱心地為我們解說泉州花燈的種類 | 
|  | 
| 紙紮燈:骨架上蒙貼綢布或色紙,描繪上山水人物.花鳥魚蟲,或裝上彩紮走馬景觀而成燈。 | 
|  | 
| 針刺燈:燈上塊面由鋼針針刺出各種圖案,一旦亮燈, 光源從這些針孔透出,燈籠顯得玲瓏剔透
 | 
|  | 
| 連續幾年神農街舉辦泉州花燈展,今年規模更大,花燈數更多, 過年期間別忘了來趟神農街花燈水仙之旅!
 
 
 | 
 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